校服是一種民族精神和本國文化的體現,是一個學校整體精神面貌和集體榮譽感的外在體現,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。
當學生們穿上校服時,會在不知不覺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,并規范自己。學生穿校服有助于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,能讓學生時刻意識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,有助于樹立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,展示集體精神風貌,也有助于學校的整體形象。其實不論是學習好還是差的學生,都不希望自己的集體遭到指責,所以都會努力的完善自己。從這一點來看校服對學生的生活、學習起著積極的影響作用。它潛移默化的改善學生們的壞習慣和不良作風。
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,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,比如集體意識、團隊精神、使命感、榮譽感、遵紀守法、文明禮貌,增強對學校的自豪感和對同學的友情。
校服還可以產生一種平等感。統一的校服體現了學生個體的平等身份和地位,這樣有利于同學間以平等的心態相處,對增強同學間的友誼和團結大有裨益。容易形成一種合作、團結、相互尊重的精神。對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品質,避免攀比之風在校園里出現都有積極意義。
警察穿上警服就立刻使自己產生了一種責任感,要維護社會秩序,而且還傳達給他人一種 信息:給守法的人帶來安全感,對犯錯分子起到震懾作用。而學生穿上校服,也給自己一種責任感,就是要好好學習,增加知識,學會做人。據統計,穿校服的學生比不穿校服的學生犯錯的幾率要低很多。校服時刻提醒我們自己的身份和責任,并且為自己犯錯拉了一條警示線,設了一道防火墻。而穿校服傳達給別人的信息是表明你是一名學生,應當受到社會的關愛。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認為統一校服好處是:
1. 省錢、省時。
2. 養成儉樸的好品質。
3. 杜絕攀比之風。
4. 證明你是本校學生,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風、班風。
香港的學生從1987年統一校服。新加坡是一個提倡個性化和多樣性的國家, 1996年開始也統一了校服。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及日本,學生穿校服已有近200年的歷史了。
中國傳統倫理之規、奠定成功人生道德基礎的《弟子規》: “衣貴潔,不貴華,上循分,下稱家。”
“由儉入奢易,由奢入儉難。”學生就是學生,講穿戴,講打扮,那是參加工作以后的事。儉樸與勤奮是緊密聯系的,衣著簡樸的學生往往學習更勤奮,成績也更好。
若不穿校服,每天早晨為穿哪件衣服就得耗費不少時間。上學前,想著今天該怎么穿的問題,想好了,又會想別人看自己的穿著又會怎么評價,直接穿校服,又省時間,又不麻煩。
總之,穿校服對于學生來說有很多好處,每一天都應該穿好校服,以穿校服為榮。
客服熱線:19287649092 QQ:3311282829 郵箱:33112828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