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校服行業是一個具有龐大市場潛力的細分板塊,但當前總體形勢仍無法充分有效地滿足對校服品質需求的要求。政府部門和企業需要加強溝通和協作,共同推動校服行業的進一步市場化,以此促進行業精細化、企業品牌化、產品專業化的高質量發展。
GB/T31888—2015標準頒布之初,是立足于學生安全角度從嚴制定的標準,經過這幾年來各地的執行,行業積累了一些優化思路與建議,相信《意見》要求的中小學校服統一標準,在未來的修訂更新過程中,經過充分調研和分析,吸納現有執行經驗,會更加科學合理。
近年來,國家越來越重視校服消費的質量安全,國內涌現了一批優秀校服生產企業,讓大家深刻認識到品牌培育對質量提升的重要性,嚴格把控質量關,保證原輔材料優質升級,推動消費產業的品質化和功能化升級,開辟校服消費市場藍海。
校服作為中小學生日常穿著的服裝,充分體現纖維合成、面料開發、服裝樣式設計、功能性技術水平,一定程度上反映現代服裝行業的整體競爭力。現階段推動校服質量管理及產業優質供給意義重大,我國校服質量提升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,深化協同監管機制,形成“政府主導、部門協作、企業主動、社會參與”的多元共治體系,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。
一.是分情況設定消費區間,選擇質量保證體系健全、產品質量優良、社會信譽良好的企業,并結合當地發展特色和校園文化,彰顯校服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氣質、增加學生榮譽感和歸屬感的作用。
二.是建立健全家委會征詢制度。中小學需要認真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作用,學生和家委會共同商定,確定校服樣式,真正做到以人為本。
三.是規范完善項目采購和備案制度。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市場監管部門,統一設計項目采購校服合同范本,促進學校和項目生產企業或和銷售商統一簽訂項目采購合同,并在學校公示欄或者網站公示。同時,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對當地項目采購合同進行登記備案,確保校服質量。
四.是建立問題校服召回和存儲機制,個別學校采購的校服一旦發現質量問題,應當立即與生產企業交涉,依照校服采購合同約定,要求生產企業召回問題校服,并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匯報備案,同時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,由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。
五.是加大校服監督抽查和行政執法力度,尤其是少數民族和欠發達地區,要加強監督抽查情況的分析運用,加強對不合格銷售企業后續監管。
六.是建立信息共享機制,建立相關數據庫,市場監管部門及時把監督抽查和質量評估數據通報教育部門,以便于及時跟蹤、掌握項目企業質量信息,并通報學校。
客服熱線:19287649092 QQ:3311282829 郵箱:33112828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