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校園,小編第一個聯想到的場景,就是每天早上穿著丑萌丑萌的校服走進校門。在80、90后的記憶中,校服雖然有酷炫藍、摩登綠、激情紅、優雅白(此處省略一千字),可款式永遠都是一樣的運!動!風! ↓ ↓ ↓
當然,也有人說小編人丑不能怪校服…但是不管是丑是美,畢業之后才發現,以前最嫌棄的校服居然再也不能名正言順地穿上,多么痛的領悟…于是小編今天決定走一回懷舊路線,聊聊那些占據了我們大半青春的校服們。
——小知識:校服的起源——
不看不知道,一看我就記住了!原來校服最早起源于歐洲,當時由于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,學校為了使這些家庭的學生不會因此產生自卑感,也為避免出現攀比之風,于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。
——小知識:校服的功能——
校服是校園文化的載體之一,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,而且在素質教育中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,關鍵是能夠減少家長對孩子服裝的投入(省錢)。但是校服也存在著許多缺點,比如在學校做早操的時候,隨著節拍蹲下起立幾個來回,偶爾會發現前面同學的褲子畫風有點不對勁…
——中國校服的百年征程——
其實在古代中國的書院就已經出現了所謂的“校服”,但不是統一的制式,而且不同朝代也有不同的服裝特點。
——漢代的“校服”是這樣的——
——明朝的“校服”是這樣的——
——清朝的“校服”是這樣的——
——辛亥革命以來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現——
校服的變遷追隨著歷史的腳步一路蜿蜒前進,辛亥革命大開大闔地打破了中華幾千年來“人分五等,衣分五色”的舊時代衣著制約,年輕一代在服飾上顯出空前的天真、輕松和愉悅。
1916年,林徽因(右一)與表姐妹們的合影。她們身上穿的是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。校服在當時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象征,尤其是女性校服的出現。
——20世紀30年代中式旗袍得寵——
由滿漢服裝相互融合、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,成為女生校服的新寵。
當時的男性大學生,經常是上身穿長布袍、下身穿西式褲子、腳穿布鞋。民國中后期,儼然成為知識分子的標志性服裝。
——20世紀40年代延續30年代風格——
學校的校服延續了30年代的服裝風格,女生的校服為旗袍樣式。
——20世紀50年代沒有特定校服——
新中國建立初期百廢待興,校服也沒有固定的款式,白色上衣深色下裝成為了主流,這一經典搭配直到今天也不落伍。
——20世紀60、70年代不愛紅妝愛武裝——
草綠色的舊軍裝成為校內學生的主流色彩。
——20世紀80年代校服重新出現——
張曼玉在《流金歲月》中的校服照
真正意義上的校服出現在了國人眼前,不過這時期的校服還是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的樣式,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審美。
——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——
“面口袋”運動校服一統天下:
校服款式普遍為運動服,顏色主要有藍、綠、紅、白等,面料以滌蓋棉,金光絨等為主。
——21世紀校服樣式“百花齊放”——
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,校服樣式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,各種款式的校服開始注重個性和美觀。
——中外校服大PK——
看遍了我大中華的校服演變史,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們再去了解一種名叫“別人家的校服”吧。在歐美日韓等國家,校服不僅是上學時的必備裝束,而且因為時尚的設計搭配倍受學生們的喜愛,不少學生在畢業后依舊延續著校服風格的穿搭。
——英國校服——
中規中矩的校服款式和花樣繁多的校徽帽徽,無不傳承了英國人嚴謹高雅的氣質。英國小學的校服以針織衫與襯衫的搭配為主,男女都要佩領帶,女款的下裝為裙褲,男款的下裝為小西褲。
英國中學的校服以西裝為主,男款校服搭配的是傳統剪裁的西褲,而女款校服搭配的是與西裝同色的百褶短裙,也都必須佩戴領帶。
——美國校服——
美國的校服制度比較寬松,學生可以自愿購買。美國派的校服以舒適為主,男款校服為寬松西裝搭配休閑褲,有的學校會配有領帶。
女款校服則是襯衫搭配及膝短裙,裙子多為百褶格子裙,唯一的配飾是蝴蝶領結,整體風格舒適率性。
——泰國校服——
要說最性感的校服,那絕對非泰國莫屬。由于氣候炎熱,泰國的校服非常清爽,修身白襯衫與黑色超短裙的搭配最為常見。
——越南校服——
越南規定高中學校要將傳統服裝——白色的奧黛作為校服。到過越南的人們想必都會看到穿著白色奧黛的女學生三五成群,或瀟灑地騎著單車,或沿著路邊步行,給人留下十分很純美的印象。
——日韓校服——
日韓校服在演變的過程中,引進了西方校服的理念,同時汲取本國流行元素,讓校服款式變得更加時尚。不僅提高了日韓年輕人的審美水平,也符合學生積極向上的現代意識。
看了這么多,不知道你們最喜歡哪一款校服呢?
客服熱線:19287649092 QQ:3311282829 郵箱:3311282829@qq.com